经中药房主任中药师鉴定,这些药材是黄精,但都是生品,鉴于目前百姓的热衷和吃法的五花八门,很有必要对黄精做点科普说明。
一、何为黄精
黄精为百合科草本植物,属植物滇黄精、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,分别习称大黄精、鸡头黄精、姜形黄精等。黄精,由于色棕黄,得坤土之精粹而得名。黄精能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被喻为服食要药;在《别录》中列为草部之首,仙家当它为芝草,用于辟谷养生;《五符经》中也提到,黄精获天地淳精,故名为戊己芝,是此义也;余粮、救穷,以功名也;鹿竹、菟竹,因叶似竹而鹿兔食之也;垂珠,以子形也。可见黄精自古以来的确用作养生保健的佳品,获得了许多美名。
黄精质润甘平,可升可降,上润肺阴,治疗阴虚劳咳,肺燥干咳等;中养脾气,用于脾虚气阴不足之证;下滋肾阴,用于肾虚精亏诸证。目前从黄精中已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精多糖、甾体皂苷、蒽醌类化合物、生物碱、强心苷、木脂素、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用的氨基酸等活性成分。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精具有抗衰老、降血脂、降血糖、免疫调节、抗炎、抗病原微生物、抗动脉粥样硬化、提高和改善记忆等作用,所以被百姓追捧也有一定道理。
万晓青特别指出黄精的服用误区,一般人用的基本是生品,或生吃、或清炖、浸酒等,其实不太合适。
生黄精具麻味,虽然没有毒性,但对咽喉有一定的刺激性,不建议直接生品入药。中药的生品与熟品有时作用区别很大,黄精就是其中之一。黄精加工需要经过反复的蒸焖,直至外表棕黑色,有光泽,内部深褐色,质柔软,味甜为度,这就是所谓的黄精炮制方法“九晒九蒸”,现泛指多次加工。
现代炮制研究对比了黄精炮制前后成分与药理作用的变化,发现炮制前后主要变化成分之一为5-羟甲基糠醛,经炮制后其含量显著增加,与生品相比,在小白鼠试验中,制黄精能明显提高小白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,可见作为补益作用的黄精应用时以熟制品为宜。自己家里有生黄精怎么办呢?可以自行隔水反复蒸焖至颜色加深,或者加点黄酒拌匀,反复蒸焖至酒被吸尽,制成后可直接嚼服、熬膏、煎煮、炖汤、浸酒都可行,建议每日服用量为15克左右。

此外,万晓青提醒黄精并非人人适宜,脾胃虚寒泄泻、痰湿痞满的人禁用黄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