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材料与方法
1.1 实验仪器托盘天平、可调式烘箱、蒸锅、夹子、烘烤盘。
1.2 实验材料测定样品来自凤冈西山黄精GAP试验示范基地,对不同采收期样品进行炮制取样时间为20020908~20030118。黄精生药样品和炮制品由作者本人制备,并由贵阳中医学院陈德媛研究员鉴定。
1.3 实验方法
1.3.1 冲刷法去杂质由基地取回鲜样,将黄精块根放于自来水下细流冲洗,边冲洗边用毛刷轻刷根茎,去掉泥土,茎节间凹陷较深者将其断裂后去除杂质,注意须根不能丢弃,摘下后合并处理。
1.3.2 改良重蒸法炮制黄精将处理过的黄精根茎切成厚片,铺在蒸锅的铺帘上,铺帘距离水面5 cm左右,将蒸锅放在可调电炉上加盖加热,武火加热待蒸锅内水沸腾,改用文火持续加热1 h,加水维持水面距离铺帘5 cm,加水时将冷水淋到黄精上,再用武火加热至沸后,再改用文火加热保持沸腾1 h,揭开盖自然冷却后,用竹夹子将蒸好的黄精放入烘烤盘内,将烘烤盘置于可调式烘箱内,50℃烘烤5 h,再用风冷12 h以上。取出黄精称量,记下重量后重复以上步聚,重复6次,最后1次50℃持续烘烤至干燥,称重后置干燥器内备存。
2 结果分析
对黄精的炮制研究表明,生品黄精经炮制后其多糖含量明显下降,须根的多糖含量下降较少,炮制前为0.034 464 g,炮制后为0.034 381 g可能与其须根部结构有关,多糖分解成单糖的数量很小。而大的根茎经炮制过程不断反复的熏蒸,使其部分多糖和低糖聚糖水解转化为单糖,可溶性单糖部分流失,黄精多糖总量减小。见图1。
在黄精的炮制过程当中,另一个规律性的变化就是经过第3次重复处理后,亦即当黄精根茎的重量减少77.3%左右时,图2中变化曲线呈平缓,黄精块根的重量几乎不减少,经计算可以得出黄精新鲜块根经炮制后,其折干率为22.7%左右。
3 讨论
3.1 大量文献考证及临床实践证明,生黄精应用于临床是不妥当的。生黄精具有麻味,生品服用时,口舌麻木,刺激咽喉。接触过生黄精或其汁液的皮肤会产生瘙痒的感觉,久闻其生味,有刺目之感。经过炮制后,消除其刺激性及副作用,糖性变浓裂,口感好,利于服用。黄精经炮制后转变药性,利于有效成分积累,其黏液质被破坏并去掉,使其滋而不腻,同时使黄精药效增强。
3.2 黄精在炮制之前,必须经过严格的生药净选及产地加工,可以有效防止霉变。生黄精经过反复蒸焖至透心,使炮制成品从里到外乌黑发亮,质地柔软,嚼之有粘性,味甘,薄片者光亮透明。
参考文献:
[1]国家药典委员会.中国药典,Ⅰ部[S].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0:275.
[2]刘玉萍,符桂芳,曹 晖.黄精玉竹及其制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[J].时珍国医国药,1998,9(4):371.
[3]王孝涛.中药饮片炮制叙要[M].上海:上海科技出版社,1958.
[4]马兴民.新编中药炮制法[M].西安:陕西科技出版社,1980.
[5]中医药研究所.中药炮制经验集成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9.
[6]姚新生.天然药物化学,第3版[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0:140.